在國外,墓地絕不是簡單地埋人尸骨,而是一種文化,甚至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。在他們心中,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,而是重新解讀生命、凈化靈魂的殿堂。公墓規劃正如舒乙先生所言:“墓地文化是文化中的一支,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支。在西方發達國家,文化名人墓地歷來是名勝景點,是朝拜盛地,也是旅游重點,幾乎是人人必看的。陵園規劃
海外一些國家的墓園文化:俄羅斯墓地文化
每座墓碑雕塑,造型各異、質地不同、顏色多樣、特色鮮明,有寫實,有抽象,有高大氣派,有矮小簡單,或形象或寓意地反映了墓主的人生與品格,從表面看,都是一件技藝精湛的藝術品,充滿著創作者的智慧靈光與辛勞汗水,極具審美價值。一個個雕像或照片無論蒼老慈祥或年輕燦爛,仿佛都在訴說著他們對生的眷戀。而每一個雕像或照片的背后,都述說著一個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,演繹了一段波瀾起伏的歷史進程。
海外一些國家的墓園文化:美國墓地文化
墓地中一般是空無一人,偶爾會開進來一輛車,下來兩個人,找到自己的目的地看看,很快又出去了,于是墓地又歸于沉靜。在下午五點的時候,斜陽透過樹枝照在旁邊古老的紅磚教堂的墻上,以及一塊塊各色各異的墓碑上,似乎可以讓人找到世事滄桑的感覺。
墓地中的墓碑顏色與式樣各不相同,有反光的花崗巖的,有普通石頭的,還有鐵制的,有的是豎立在地上,有的是平鋪在草地中,居然還有一塊嵌入了大樹發達的根系中。有的墓碑上有照片,有的是雕刻出的風景魚蟲,還有的旁邊擺上了天父天使。更有意思的是,墓碑的朝向也各不相同,同樣一排中有的朝前有的朝后,完全是隨性而來。
墓碑上反映出的除了用國旗表達的愛國情懷之外,還滲透出濃厚的基督文化。不僅有很多圣人雕塑相伴,而且很多碑文里都融合進了圣經中的典故,有圣母的懷抱,圣父的祈禱,小天使的陪伴,還有很多大大的十字架。此外還有一些是追求自然的典范,一片湖光山色,兩只鳥兒,一只蝴蝶,都可以被刻在墓碑上。當然還有更有個性的,比如這位就帶上了很多轎車同行,此兄看來生前一定是十足的愛車一族。陵園規劃
在墓地中徜徉,莊嚴肅穆的氣氛油然而生,跟國內動輒蓋成宮殿神廟,需要用占地多大來顯示個人地位或兒女忠誠度的排場程度相比,這里的墓碑都很簡樸,而且富有特色,沒有多少謙卑,更多的是對先輩或者親人的追思與祝福。公墓規劃墓碑的大小也有差異,但主要差別并不體現在占地面積和奢華程度上,而更體現在墓碑設計和言辭表達上,地上鑲嵌的鐵板是最簡單的一種,但同樣也可以搞得非常溫情。或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種體現吧。公墓規劃